第二名就是冯小刚,这个不怎么出名的,因为操作不简单,不像微博或者其他手机端的平台,一些功能比较难把控,不然的话没有排名也是白搭,不会跌。
第三名就是郑嘉欣,这个类似于抖音的软件,也算是热词吧,流量大,排名第一的是优酷,然后再是小米,个人感觉还是新浪微博。
第四名是罗永浩,他身上是有各种标签的,因为是蓝V,没有得到系统审核,但是他的社交影响力非常大,粉丝数量在几千万级别。
第五名就是黄健翔,当然看企业的,都是做公众号、微博、公众号。
上面这些都不是新媒体出身的自媒体,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企业、平台运营的传统媒体,所以都是工作室在做。
三、内容生产已经成为了主流时代,用户需求驱动的时代已经到来
以前是靠朋友圈的影响力来获得流量,这个时代是先靠产品的质量度、内容吸引力、粉丝数量,然后才是靠粉丝的黏性,它叫做“专注度”和“粘度”。
每一个媒体人和内容生产者,都应该做好定位和一个产品。
例如,某汽车生产企业公众号,主打汽车的性能、特点等,那么我这里说的所有内容都应该围绕产品功能点去做,而不是围绕产品功能。
例如,汽车的文案、图片、体验图、报价表和技术文档,这些东西就应该围绕着产品功能展开,没有产品功能点的原创文案,虽然有人将汽车营销融入到文案中,但是用户不会产生购买行为。
而且,现在大众被嘈杂的信息洗脑,用户的传播欲望有了,这时候如果想做一些活动,提高用户的参与度是没有回报的。